企业社交

|

员工通道

|

防伪查询

|

电子采购平台

中标公告

剑南春炮轰伪造授权书背后:多个店铺拒绝出示公司客服核实不便

发布日期:2024-11-22 15:01:03   来源:中标公告 浏览次数:1

  品牌剑南春发布致消费者告知书,称有线上店铺向消费的人提供伪造授权书,提示消费者选购时主动向店铺索取授权书,并去公司渠道核实。

  新京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实测发现,无论是剑南春旗舰店还是自称有授权的店铺,多数不会出示授权书。即使有店铺出示授权书,但消费者想要得到核实结果也相对不便,因为剑南春官方客服核实并不能即时作出判断,而要两三天后才会回复。

  有律师表示,线上店铺经营者如果对消费的人称有品牌授权书,应当向消费的人提供。不过有品牌授权书的店铺,也并不完全意味着正品保障。酒类产品拿货渠道复杂,除了从经销商拿货,有的从同行拿货,还有可能是“回收酒”,这也是部分商家无法出示授权书的原因之一。

  剑南春日前发布一则致消费者的告知书,其中提到,近期收到多位消费者的反馈,称对在电子商务平台补贴购买的52度水晶剑南春(500ML、558ML)存疑,将相关店铺提供的剑南春授权书进行核查发现,均系伪造。

  剑南春提示,若选择在剑南春官方旗舰店或授权店之外的其他电商店铺购买剑南春产品,建议优先选择能够查询店铺资质的平台,同时主动向店铺索取带完整公章的剑南春授权书、开具发票,并根据店铺提供的授权书,向剑南春官方旗舰店或电话联系剑南春客户服务热线活动期间,不少电子商务平台的知名品牌

  价格下探,剑南春核心大单品52度500ML水晶剑南春,有店铺售价低至360元/瓶,而在剑南春官方旗舰店售价近470元/瓶。百元价差下,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买到假酒,消费者有必要在下单前详细地询问、验证。不过新京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体验发现,向商家要求出示授权书并非易事。如剑南春两个电子商务平台的官方旗舰店客服均称有授权书,但不对外给消费者展示。多个电子商务平台售卖剑南春有关产品的店铺客服也拒绝出示授权书,如“剑南春盛酒汇名酒专卖店”客服称,有品牌授权书,但不提供给个人。

  销售店铺存在类似情况。如一家售卖国窖1573的店铺称,有授权书,但不对消费者展示。如果店铺不愿出示授权书,消费者能否通过酒企查询对应店铺授权情况?新京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有的酒企客服可以直接查询是否为授权店铺,但部分酒企查询不便,如

  客服称,需要消费的人提供授权书编号。这也代表着如果店铺不提供授权书就无法查询。客服则称,只能查询线下门店,线上店铺是否授权无法查询。另据多家电子商务平台客服介绍,线上店铺在平台注册开店时,会核验其营业执照、品牌授权书等。假如慢慢的出现商品纠纷,消费者可以向商家发起投诉或者举报,平台介入后会要求店铺出示。售前,消费者也可以跟商家沟通是否出示授权书,但并未明确规定商家必须向消费者提供。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钟兰安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线上店铺经营者如果对消费的人称有品牌授权书,应当向消费的人提供。有店铺不提供给消费者看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授权书。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郝庆丰告诉新京报记者,授权书表明商家接受厂家授权经营该品牌,线下特许经营的商户需在显著位置明示授权书,以表明得到厂家授予的销售资质。郝庆丰认为,线上店铺也应在显著位置出示该品牌的授权书,否则消费者无法确认该店铺是不是已经得到授权,品牌方也无法知道谁在销售其产品,这样会给品牌方和消费的人带来混乱。平台应该要求店铺将授权书放置在显著位置,否则会造成鱼龙混杂,消费者真假难辨。此外,授权书是应该明示给消费者的,而不是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以后由平台介入才能提供。

  即使能得到授权书,剑南春所说的授权书核实又是否简单易行?10月21日,新京报记者在某电子商务平台“云沣酒类专营店”咨询一款水晶剑南春产品,并要求出示授权书。随后,客服发来落款为四川云剑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盖有公章的授权书,授权书提到,酒润酒业(成都)有限公司(该店铺所属企业名)可在指定店铺销售52度、38度水晶剑南春和52度金剑南K6。

  据剑南春上述告知书,四川云剑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公司负责剑南春等系列在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与服务工作。

  为了验证授权书真伪,新京报记者同日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剑南春客服,先是被告知所咨询的店铺并非授权店铺,之后称,需要到剑南春微信公众号发给客服相关授权书信息做鉴别。记者发送信息后,得到的消息是2个工作日回复,最终在10月24日收到回复,这已是查询后的第3个工作日。而此时客服又称,授权书经核实为剑南春公司开具,店铺是授权店铺。

  核实授权书要比较长时间等待,无疑会给消费者增添不便。对于剑南春客服先是称其为非授权店铺,后又改口一事,对方解释称,前端无法第一时间核实,需要后台核实。

  针对一些品牌方需要多个工作日才能核实电商店铺是否为授权店铺的情况,郝庆丰认为,客户服务中心应该有清晰资料随时可查询授权店,如果要3—5个工作日,或称不能提供线上授权店铺,不利于企业监督授权店铺的经营活动。建议品牌方应向授权店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同时做好线上授权店铺的梳理,并要求将授权书放在店铺的明显位置, 便于消费者清楚哪些是真正的品牌授权店铺。

  实际上,部分电商店铺销售的一些低价产品,既有可能是假冒产品,有可能来自回收渠道。

  剑南春上述告知书提到,对各电子商务平台补贴的多个店铺销售的水晶剑南春进行采样,经初步核查,采样的水晶剑南春来源繁杂,疑似为回收拼凑销售。一位品酒博主曾在7月发布视频提到,其在某主播的直播间购买的两瓶水晶剑南春,来自不同版本和生产日期,是“回收货”。

  新京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回收酒的价格与批发参考价格有几十元至两三百元的价差。某回收平台信息数据显示,10月24日,52度水晶剑南春回收价为320元,低于同款产品批发参考价。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授权店铺,消费者仍应在收到产品后注意验证真伪。新京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授权店铺只意味着品牌允许在其店铺售卖产品,但店铺的进货渠道不会向授权品牌报备。

  客服甚至直称,“线上门店那么多,没有很好的方法管控,即使有授权书,但如果实际卖假酒,消费者也不清楚,最好在官方旗舰店购买。”钟兰安也提示说,有授权书也不意味着店铺的产品就是正品保障,有商家在大批采购中可能会为了高利润而掺假,因此消费者还是要做好甄别。

  此外,剑南春此举还被一些人解读为维护自身线上销售渠道,维护价格体系。早在2022年11月,

  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向某电子商务平台发布《暂停合作函》,称其低价销售52度国窖1573系列产品,对市场行情报价、物流秩序带来非常大冲击。据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每家酒企都有价格底线,如果线上平台售价低于酒企底线,就不利于稳定价盘。同时,售价低于酒企底线,一方面存在假货嫌疑,另一方面有可能会出现经销商串货的情况。当下白酒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大,价格倒挂明显,电商成为许多酒商去库存的主要渠道。一些经销商可能会在电商渠道进行低价甩货,进而破坏企业经营生态与价格体系,这或许也是酒企“炮轰”线上产品乱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