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一城忆一味。这些非遗传递最地道的淮安滋味
发布日期:2024-02-10 06:40:40 来源:文化活动 浏览次数:1
游一城,忆一味。淮安有着悠长的历史背景和文明,非物质文明遗产见识浓郁而漫长,美食文明更是沉淀深沉,千百年撒播下来的非遗美食,传递最地道的淮安滋味。
在淮安,黄鳝能做108道菜,软兜长鱼是淮安全鳝席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菜。
其色泽黑亮,香气浓郁,鲜美绝伦,有“软兜长鱼彻骨鲜”之美誉。趁热夹上一筷子,黄鳝微颤似跳。吃上一口,直觉软嫩反常,耐人寻味!
蒲菜是淮安的特色菜之一,特别以月湖天妃宫蒲菜质量最佳。淮安人对它的爱情现已连续千年,并亲热地唤它“蒲儿菜”。
蒲菜通体皎白,质地脆嫩,进口幽香,似有嫩笋之味。周恩来曾用家园的蒲菜款待外宾。在淮安,有“无蒲不成席”之说,“开洋扒蒲菜”是淮扬菜的经典菜品。
蒲菜的烹调办法许多,可凉拌、素炒、荤炒,也适合炝、扒、烧、炖、煮、焖,还能够做汤、制馅、熬粥等。
文楼汤包因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百年老店文楼而得名,是江苏省闻名的传统小吃。文楼汤包内馅除了蟹黄,还有肉皮、鸡丁、虾米等20多种食材。悄悄晃动,一肚子鲜汤似乎要溢出来。
美味酝酿在晶亮薄透的皮中,用筷子悄悄戳一下,汤汁立马破皮流出,鲜美的滋味立刻牵动一切神经。
钦工肉圆脆、嫩、爽、滑的口感来源于捶制肉泥的功夫,力度、经历、耐性缺一不可,方能做出愈加劲道的肉圆。千锤百打弹性足,光圆新鲜好爽口。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作为一种传统的油炸食物,“淮安茶馓”在人们的餐桌上一向占有一席之地。以茶馓为质料烹制的许多菜式,也成了淮扬菜的经典菜肴。
喜爱吃淮安茶馓,无妨去河下古镇逛逛。走在古镇的石板街上,茶馓的诱人香气扑鼻而来,幽静的巷道里藏着数家茶馓店肆,其间最有名的当属岳家茶馓。一口芝麻油锅正“无事生非”,数根柔软的面线在长筷间摇动成型,几秒钟时间,一个茶馓就好了,金黄透亮,酥入人心。
淮安人最常见的茶馓吃法是干吃,或许与丝瓜一同做一道丝瓜茶馓,碧绿的丝瓜调配金黄的茶馓,茶馓的甜香浸入鲜美的丝瓜汤里,鲜香爽口,好吃不腻。
平桥豆腐是淮扬菜的代表之作。一道菜肴能从很多菜品中锋芒毕露,成为众所周知的名菜,而且历久不衰,必有过人之处。为得到一碗细腻的平桥豆腐,光是打底的汤料就用了虾米、鸡肉、干贝、火腿等资料,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内藏玄机”。
“涟水三件宝,曲酒捆蹄加鸡糕。”鸡糕又叫“素鸡”,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涟水时,曾对“素鸡”拍案叫绝,涟水鸡糕从此出了名。
涟水鸡糕黄白相间,吃起来软弹劲道,滋味鲜美,细而不腻、嫩而不化、鲜而不散。吃法多种多样,既可当主菜,又可为配料。可凉拌,可做羹,形形色色。
正因为这种百搭的特性,逢年过节,请客来宾,鸡糕常常出现在淮安人的餐桌上。